改革开放40载,“撤县设区”三周年。2018年,是新建激情拼搏、燃情追梦的一年。一年来,新建区上下紧紧围绕省委“二十四字”工作方针和“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”战略部署,立足“千亿工业、百亿强区、十强晋位、新区典范”奋斗目标,砥砺实干、接续奋进,经济发展迈上了慨然行进的新征程,社会事业描绘了典范升级的新图景。
产业强攻积蓄换挡提质新动能
86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60亿元,全部达到时序进度。其中,投资50亿元的乾照光电南昌基地,仅用1个月完成600余亩土地征迁,一期主体厂房全面完工,即将投产运营;昌工控股云创港、淘鑫电子商务等项目加速推进……寒冬时节,长堎工业园区里处处迸发出火样的热情。
“‘撤县设区’以来,新建区每年梳理推进各类重大重点项目100个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从2015年的321.3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25.25亿元,成功跨过400亿元大关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8户,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,同比增长9%。”该区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下一步,全区上下将以最大的热忱、最优的政策、最佳的环境、最高的效率,做好服务企业的‘店小二’,为企业搭建发展平台,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,奋力实现‘千亿工业、百亿强区、十强晋位’目标,奋力谱写‘新区典范’的崭新篇章。”
城市建管开启进军典范加速度
12月16日,在长堎镇文教路社区,新建区委常委、区委统战部长聂玉华率领挂点单位和权属单位一道,手拿铁锹、扫帚,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。一番攻坚,长期堵塞楼道的杂物被清理,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回到了居民身边。
而这一切,源于新建区在2017年“美丽南昌·幸福家园”环境综合整治中启动的“10、16、20、36、85”工程。即,举全区之力,集全区之智,针对10项专项整治,调动16个乡镇对接主城区的16个社区,成立20个对标工作部,安排36名区领导带头上路,要求85个区直部门下到社区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全区2000多名机关干部被充分调动起来。他们走进一线,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,从公园广场到社区楼道,俯下身子,用一锹一铲,换来了群众的由衷点赞。
不仅如此,2018年以来,新建区把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,强力推进城市建管各项工作。投入4.83亿元对红湾公路、兴国路、子实路、幸福北路等6条城区道路进行提升改造;投入5000余万元对花果山、小平小道两个社区进行精品打造;改建公益停车场36个、新增停车位6000余个……通过一系列顺应群众期待、策应民生改善的举措,向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“答卷”。
乡村振兴吹响融入都市集结号
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3500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,21个招商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;厚田玫瑰多彩田园、金桥蓝泥湾、昌邑锦恒、联圩蓝筹白莲等田园综合体有序实施,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正在加速升温……
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号召,更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不发达、农村不兴旺、农民不富裕的有力举措。”新建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踩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,从2017年起该区按照“三年扫一遍”任务要求,重点推进了504个一般新农村点建设,对“十三五”期间22个贫困村的96个新农村点和“南昌绿谷”沿线溪霞镇56个新农村点实现“两个全覆盖”。
据了解,在全区秀美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,全区共拆除“五类建筑”2.3万处、面积68.5万平方米;对乐饭公路沿线及象山森林公园周边进行提升改造, 从一处美延伸到处处美。
关山初度尘未洗,策马扬鞭再奋蹄。在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的当下,在聚焦发展、进军典范的征程,新建上下将始终以敢为人先的锐气,激情昂扬的斗志,务实担当的作风,尽非常之责,举非常之力,创非常之绩,稳步前行、疾步赶超、大步跨越,全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先行典范区,奋力谱写富民强区、全面小康的崭新篇章!